生態環境部對核安全弄虛作假“零容忍”
今天,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《中國的核安全》白皮書。針對白皮書,劉華指出,中國實施了跟國際一樣的核安全審評,進行嚴格的技術審查。“在核設施現場,有核安全監管人員,進行每周七天每天24小時的旁站式安全監督,以確保核設施的各項活動置于國家的監督管理之下。
截止今年6月底,中國大陸共有47臺運行核電機組,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臨界裝置,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、2座中低放廢物處置廠。劉華說,這些設施的運行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,“特別是核電廠的指標,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(INES)二級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。”劉華指出,我國核安全水平保持了世界前列。同時,11臺在建核電機組的建造質量也是受控的。
2000年、2004年、2010年和2016年,國際原子能機構曾四次對我國核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議。據劉華介紹,2016年,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綜合評估是,中國監管有效性在不斷增強,監管的法治化、規范化、國際化不斷提升,中國的監管機構是一個有效的、可靠的監管機構。
對于核電建設中公眾參與以及遭遇到的“鄰壁效應”問題,劉華指出,《核安全法》在第五章專門提出了信息公開和公眾溝通的要求,對公眾參與作了制度性的安排,要依法做好對公眾的公開和溝通。
至于破解“鄰壁效應”,劉華說,在國際上也是一個難題,需要理性、客觀、辯證的處理。他說,核電在選址階段、在建設建造前就應該開展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,確保公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。在核設施運行過程中,也要及時公開核設施的安全狀況。
截止今年6月底,中國大陸共有47臺運行核電機組,19座在役民用研究堆和臨界裝置,18座核燃料循環設施、2座中低放廢物處置廠。劉華說,這些設施的運行都保持了良好的安全記錄,“特別是核電廠的指標,我們從來沒有發生過國際核與放射事件分級表(INES)二級及以上的事件或事故。”劉華指出,我國核安全水平保持了世界前列。同時,11臺在建核電機組的建造質量也是受控的。
2000年、2004年、2010年和2016年,國際原子能機構曾四次對我國核安全管理體系進行評議。據劉華介紹,2016年,國際原子能機構的綜合評估是,中國監管有效性在不斷增強,監管的法治化、規范化、國際化不斷提升,中國的監管機構是一個有效的、可靠的監管機構。
對于核電建設中公眾參與以及遭遇到的“鄰壁效應”問題,劉華指出,《核安全法》在第五章專門提出了信息公開和公眾溝通的要求,對公眾參與作了制度性的安排,要依法做好對公眾的公開和溝通。
至于破解“鄰壁效應”,劉華說,在國際上也是一個難題,需要理性、客觀、辯證的處理。他說,核電在選址階段、在建設建造前就應該開展信息公開和公眾參與,確保公眾的知情權、參與權和監督權。在核設施運行過程中,也要及時公開核設施的安全狀況。